立即加入
台灣最全的實體娛樂
立即加入
台灣最全的實體娛樂
想搞懂德州撲克牌型大小順序?這篇圖解教你從皇家同花順到高牌的完整牌型排序,搭配實戰範例解析與常見誤判提醒,讓新手也能快速看懂德州撲克牌的強弱比較,不再搞混比牌邏輯。
作者: 百家樂與德撲策略專家群
專業領域: 逾十年實戰經驗,深入研究德撲與百家樂牌局策略,專精博弈數據分析與贏率模型優化。
發佈日期:
你知道嗎?玩德州撲克最尷尬的不是輸錢,是你拿著一手看起來很帥的牌,結果對面默默攤出三條,然後你還在那邊疑惑:「這樣他也贏我?」——這種場面,我在牌桌上看過太多。
很多人自認「撲克玩很久了」,但說真的,撲克牌型大小順序跟「真正比牌時的細節」,其實是兩回事。這篇我就不講什麼「皇家同花順最強」這種廢話了,我直接講重點,教你牌型背後的實戰意義,跟你平常可能沒注意到的地方。
如果你只是記一個順序「皇家同花順 > 同花順 > 四條…」你根本還沒入門。
真正懂撲克的人,會用這個順序判斷以下幾件事:
所以先講這件事:你看到的「牌型表」,不是死的,是一把解牌的鑰匙。
很多新手看到自己中了一個順子(比如 6-7-8-9-10),就覺得「哇這手超猛」,結果輸給同花順才傻眼。
真正的差別在哪?你要知道這遊戲在比的是「難湊程度」:
這邏輯懂了,你才知道,為什麼對面明明只是個 2-3-4-5-6 同花色,居然把你順子秒殺。
很多人打牌會有一種錯覺,覺得三條 > 兩對 > 一對,照這個邏輯走就沒問題。
但兄弟,實戰不是這麼簡單,因為 你以為你是三條,結果對手直接湊成葫蘆把你海放。
我舉個正確一點的例子給你聽:
桌上翻出來的公共牌是:J♦ J♣ 8♠ 4♠ 2♣
結果?你贏。贏很大。
因為葫蘆大於三條,這不用比 kicker,直接秒殺。
這也是你如果不打過幾百局不會發現的事。
答案其實是:比 kicker,也就是「除了對子以外剩下最大的那張」。
舉個例子:
你贏。
但如果你是 A-3,而桌上變成 9-9-Q-5-2,你輸,因為他的 kicker(Q)比你(A-3)大。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:「我也一對9啊,怎麼還輸?」的原因。
如果你不想死記牌型順序,我建議你反過來記:哪些牌最常讓人誤會自己贏了?
這裡給你幾個實戰常見的誤判點:
→ 連不上沒用,牌一定要連五張,不是四張就叫順
→ 很多時候會忘記你自己那兩張加桌上最多只能湊五張
→ 但桌上如果有兩張Q,對面只要拿一張Q就能中四條(別笑,真的發生過)
→ kicker 是這遊戲最關鍵的「第六張牌」,雖然你只看五張比大小,但判斷時六七張的邏輯都要跑一遍
很多人在記撲克牌型時,喜歡背口訣什麼「皇花順四葫花順三兩一高」,說真的,那只是讓你在考試時有東西寫。
但在真正牌桌上你該記的不是順序,而是每種牌在什麼場景會出現、對面可能怎麼湊出來。
你必須開始用以下邏輯去理解:
你看得懂場面,你才會用「德州撲克牌型大小」真正去判斷場上誰可能贏,而不是死背順序。
你可以從最難湊的開始背起:皇家同花順、同花順、四條、葫蘆、同花、順子、三條、兩對、一對、高牌。這順序就是照組牌難度來排的,背熟就不用每次翻圖表。
比的是「三張一樣的那個點數」,誰大誰贏。如果一樣,再比剩下那兩張誰最大(叫 kicker)。比如你三條 8,他三條 9,他贏。你們都三條 Q,再看誰的 kicker 比較強。
對,一場 6~9 人的局裡能看到一次四條算多了。不過如果桌上已經有兩張同點數的牌(比如兩張 K),那場上任何人只要手上再有一張 K,就有機會湊出四條,這就是實戰要注意的陷阱。
很多人忽略 kicker(邊牌)的作用。如果兩個人都中一對,那就比剩下那三張最大的那一張,還不分勝負才繼續比第二張、第三張。
錯,有時候牌型是靠「手牌去強化公共牌」才變強的。例如桌上兩對,你手上再有其中一張,就變葫蘆;桌上四張同花色,你手上剛好第五張就中 flush。永遠要看自己的牌能不能升級現場的組合。
如果你今天看完這篇,還停留在「K-K 比 Q-Q 大」這種表面概念,那我建議你先不要玩現金桌。
這篇寫的不是讓你去考試的,是讓你以後坐牌桌上,看到對面手伸去蓋牌前,你心裡已經知道他輸了,因為你能從公共牌+對手行為+自己手牌,判斷出誰的組合比較強。
下一步呢?
我建議你先練習看牌桌公共牌的組合可能性,例如: